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高血脂症,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其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高血脂症动物模型作为研究高血脂症发病机制、筛选药物及研究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其科学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不断凸显。该动物模型的建立通常通过遗传修饰、饮食诱导或药物干预等方法实现。遗传修饰模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动物体内敲入或敲除与脂质代谢相关的特定基因,使其表现出高血脂的症状。饮食诱导模型则是通过喂食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诱发动物血脂水平异常。药物干预模型则是利用特定药物干扰动物的脂质代谢,造成...
缺血性心脏病,这一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研究离不开精确的动物模型。通过模拟人类的心脏病理状态,这些动物模型成为了解疾病机制、筛选药物和开发新疗法的得力助手。构建缺血性心脏病动物模型,科学家们通常会选择小鼠、大鼠或兔子等动物,因为这些动物的心脏解剖和生理功能与人类相似,且易于遗传操作。模型的建立方法多样,包括手术缩窄冠状动脉、注射心肌毒素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等,旨在复制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病理过程。在模型动物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心肌细胞因缺血而逐渐凋亡,心脏泵血功...
心血管模型是一种用于研究心脏和血管系统的仿真装置,通过模拟人体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医学研究人员深入探索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这些模型基于解剖学、生理学和工程学的知识,结合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精确模拟心脏的泵血功能、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特性以及血液中的生物化学过程,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平台。心血管模型具有高度的解剖学准确性。通过对人体心脏和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进行精细分析和建模,心血管模型能够准确呈现心脏的组织结构、血管的分布情况以及器官...
1.体重22-28g的雄性C57Bl/6小鼠,用5%异氟醚深度麻醉小鼠,然后2.5%异氟醚维持麻醉。2.在颈部中线切开一个切口。3.分离右侧的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4.右侧的颈总动脉暂时结扎。5.分离右侧的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右侧的颈内动脉暂时结扎;右侧的颈外动脉头端结扎,近心端挂线备用。6.随后,用无菌的1ml注射器针头在右侧颈外动脉上做一个小洞,然后插入线栓,近心端挂线适度的系牢插入右侧颈外动脉的线栓,以防止血从小洞中流出;松开右侧颈内动脉暂时的结扎线,轻轻送入线栓到大脑中...
1.准备0-1天内的SD大鼠新生鼠。2.用温的无菌去离子水,轻轻擦拭每只新生鼠。3.用70%的乙醇去除新生鼠身体上的污染物。4.断头,取心脏,心脏置于冰的PBSG溶液中。5.除去血液和非心脏组织。6.剪碎心脏组织。7.加入胰酶-胶原酶消化液,每只新生鼠75ul。8.在37°C的摇床培养箱中,以250rpm/5min,消化心肌组织。9.轻轻涡旋,然后离心10秒,丢弃第一次消化的上清液。10.开始第二次消化,250rpm/5min后,轻轻涡旋,然后离心10秒,收集含心肌细胞的上清...
自体血液输注建立小鼠脑出血模型自体血液输注建立小鼠脑出血模型的模型建立:1.C57BL/6J雄性小鼠,25–30g。2.称重、麻醉,确认麻醉深度。3.当小鼠失去意识时,在立体定位仪上固定小鼠头部,用镊子检查小鼠头部的固定情况。4.用两个耳棒和鼻夹固定小鼠头部,颅平面水平。5.切开头皮,确认bregma点,记下坐标。6.在右侧头骨上标记点处钻一个孔,bregma前0.2mm,深3.5mm,侧2.2mm。7.切尾法取小鼠自体血30ul。8.用微量注射器连接抽吸肝素的细管,抽吸血液...
脑积水大鼠模型的建立脑积水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1.雄性SD大鼠、8周龄,戊ba比妥钠麻醉。2.大鼠头颈部皮肤去毛后,固定在立体定位上,常规消毒。3.在颈部后面的皮肤上做一个中线切口,钝性分离肌肉,暴露寰枕膜。4.微量注射器进入寰枕膜失去阻力后停针,注入0.02mL无菌高岭土悬浮液。5.注射速度6ul/s,注射后停针10min。6.拔针后,用医用耳脑胶封闭针眼,缝合切口,术后抗感染治疗。7.术后每天给大鼠称重并监测其神经功能缺陷。8.大鼠术后3周,经MRI检查确认模型成功后,取...
高血脂症动物模型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用于研究高血脂症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通过利用这些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高血脂症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并为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然而,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结合临床观察和其他研究手段,以全面而准确地理解高血脂症及其相关疾病。常用的高血脂症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等。这些动物模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诱导高血脂症,如高脂饮食、基因突变或遗传改良等。通过建立这些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模拟人类高血脂症的特征,并观察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