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血管紧张素Ⅱ(AGII)是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在调节血管紧张度、盐水平衡以及血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高血压模型是常见的实验性高血压动物模型,以大鼠模型较为典型。
品牌 | 其他品牌 |
---|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高血压模型是研究高血压发病机制、血管重塑及药物筛选的重要实验工具。以下从模型构建方法、分子机制、应用场景及技术优化四大方向展开详细论述。
核心诱导技术
渗透泵皮下注射法:通过植入ALZET微渗透泵持续释放AngⅡ(剂量范围:100-1500 ng/kg/min),模拟体内AngⅡ的慢性升高。大鼠和小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SD大鼠或C57BL/6小鼠),造模周期通常为2-4周。
辅助干预措施:
高盐饮食:部分研究中结合1% NaCl饮水以加速高血压进展(如脑小血管病模型)。
药物联合:例如与L-NAME(NO合酶抑制剂)联用,可增强血管收缩效应。
实验步骤与验证
血压监测:尾夹法或无创血压系统动态监测收缩压(SBP),模型组血压通常在1周内显著升高(如从基线120 mmHg升至150 mmHg以上)。
组织病理学验证:通过检测血管壁厚度、胶原沉积(Masson染色)及氧化应激标志物(如超氧阴离子、NADPH氧化酶活性)确认血管重塑。
模型变体与对比
模型类型 | 诱导方法 | 应用场景 | 周期 |
---|---|---|---|
AngⅡ持续输注 | 渗透泵(100-1500 ng/kg/min) | RAS系统激活、氧化应激研究 | 2-4周 |
AngⅡ+L-NAME | 联用NO抑制剂 | 加速高血压及血管损伤 | 4周 |
基因工程模型 | AGT/REN人源化小鼠 | 基因-环境互作机制研究 | 长期 |
RAS系统核心作用
AngⅡ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关键效应分子,通过以下途径升高血压:
AT1受体介导:结合血管平滑肌AT1受体,激活NADPH氧化酶(NOX),生成超氧阴离子(O₂⁻),导致血管收缩和氧化应激。
醛固酮分泌:刺激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促进肾脏钠重吸收,增加血容量。
炎症与纤维化:通过NF-κB和TGF-β通路诱导血管炎症(如MCP-1、IL-6上调)及胶原沉积。
基因表达调控
差异基因筛选:AngⅡ诱导后,冠状动脉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如AT1R、NOX亚基)富集于氧化磷酸化、细胞外基质重塑等通路。
表观遗传调控:AGTR1基因多态性(如A1166C)可增强血管对AngⅡ的反应性,与高血压易感性相关。
基础研究
血管重塑机制:AngⅡ模型揭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内皮功能障碍及血管纤维化的分子网络。
中枢调控:下丘脑室旁核AT1R-NADPH氧化酶通路异常激活与交感神经亢进直接相关(血浆NE水平升高)。
药物开发与干预
中药复方验证:如大川芎方可下调AT1R和NOX亚基表达,改善压力反射敏感性。
靶向治疗策略:
ACE抑制剂/ARBs:阻断AngⅡ生成或受体结合(如氯沙坦)。
基因治疗:靶向AGT基因的RNA干扰可长期降低血压(如siRNA递送系统)。
疾病关联模型
脑小血管病(CSVD) :AngⅡ联合L-NAME诱导的高血压模型可模拟认知功能障碍和脑微血管病变。
肾脏纤维化:AngⅡ通过激活TGF-β信号导致足细胞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
模型标准化
剂量与物种差异:小鼠需更高AngⅡ剂量(如1500 ng/kg/min)才能达到与大鼠(100 ng/kg/min)相似的血压升幅。
血压监测技术:无线遥测技术可提供更精准的24小时动态血压数据,但成本较高。
新兴技术整合
转录组学:血管组织RNA测序揭示衰老相关基因(如SIRT2、IGF-1)在高血压血管老化中的作用。
基因编辑模型:CRISPR构建的AGT/REN人源化小鼠可模拟人类高血压的遗传异质性。
局限性
急性 vs 慢性效应:AngⅡ持续输注模型可能无法wan全模拟人类原发性高血压的多因素病程。
补偿机制干扰:长期AngⅡ输注可能激活ACE2-Ang(1-7)-Mas轴等代偿通路,需结合基因敲除模型(如ACE2-/-)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