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载脂蛋白C-III(ApoC-III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的构建与研究基于其核心病理机制,即ApoC-III通过抑制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延缓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RL)清除、促进肝脏分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途径导致血脂异常。
品牌 | 其他品牌 |
---|
转基因小鼠模型:通过转基因技术过表达人源APOC3基因,构建自发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如B6-hAPOC3-Tg小鼠)。这类模型血浆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升高(可达正常值的2-10倍),且伴随VLDL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此类模型能稳定模拟人类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理特征,适用于机制研究和药物评价。
基因敲除与功能研究:APOC3基因敲除小鼠则表现出TG水平显著降低,验证了ApoC-III在TG代谢中的关键作用。此外,APOC3功能缺失突变(如R19X)在人类中也被证实与低TG水平和心血管风险降低相关。
ApoC-III的多效性作用:
抑制LPL活性:ApoC-III通过竞争性置换LPL激活剂ApoC-II,或直接抑制LPL与TRL结合,减少TG的脂解。
阻碍肝脏摄取:ApoC-III干扰TRL残余物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LRP1的清除,导致TRL在血液中滞留。
促进VLDL分泌:肝脏APOC3过表达会增加VLDL的合成与分泌,进一步升高TG水平。
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ApoC-III不仅通过高TG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还能直接增强血管炎症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加剧斑块形成。
反义寡核苷酸(ASO) :如Volanesorsen和Olezarsen通过靶向APOC3 mRNA减少其蛋白表达。临床试验显示,Volanesorsen可使严重高TG患者(包括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的TG水平降低70%以上,而Olezarsen在心血管高风险患者中显著降低TG(-60.56%)、非HDL-C(-27.49%)并升高HDL-C(+43.92%)。
RNA干扰(RNAi)疗法:如ARO-APOC3通过沉默APOC3基因,长效降低TG水平(单剂量后效果持续数月),且对混合型血脂异常和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有效。
功能缺失突变的影响:APOC3基因的罕见失活突变(如R19X)使携带者TG水平降低40-50%,心血管疾病风险下降40%,验证了靶向ApoC-III的治疗潜力。
功能获得突变的作用:如APOC3 Q38K突变导致TG水平升高32%,进一步支持ApoC-III在代谢调控中的核心地位。
药物评价:转基因动物模型(如hAPOC3小鼠)被广泛用于评估ApoC-III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机制研究:通过分离富含ApoC-III的脂蛋白,研究其对泡沫细胞形成、血管平滑肌增殖等动脉粥样硬化关键环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