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高脂饮食诱导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手段。在实验动物选择上,基因敲除型常选用ApoE - / - 或Ldlr - / - 小鼠,因其脂代谢异常更易形成斑块;野生型多用C57BL/6小鼠,但造模时间长且斑块较轻,一般选8 - 12周龄雄性小鼠以避免雌激素干扰
品牌 | 其他品牌 |
---|
高脂饮食诱导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构建涉及多个关键因素,包括基因型选择、饮食模式、饲料配方和实验周期等。以下是基于证据的详细分析:
ApoE-/-小鼠:广泛用于AS研究。高脂饮食可显著升高其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加速斑块形成。例如,ApoE-/-小鼠经12周高脂饮食后,斑块面积显著增加,且病理学检测(如油红O染色)证实斑块存在。此外,B-Apoe KO小鼠通过高脂饮食可模拟人类饮食依赖性AS。
Ldlr KO小鼠:同样适用于AS模型。高脂饮食诱导后,雄性及雌性Ldlr KO小鼠均出现主动脉斑块。研究表明,灵芝孢子粉干预Ldlr-/-小鼠可减少斑块形成。
持续性高脂饮食:传统方法,通常持续12-16周,诱导稳定血脂升高和斑块形成。例如,C57BL/6J小鼠通过高脂饮食(如42%脂肪供能)显著升高LDL-C,并在数周内达到稳定高值。
间歇性高脂饮食:近年研究发现,年轻小鼠接受间歇性高脂饮食(如周期性喂食)比持续性饮食更易加速AS,斑块体积更大且多为高危斑块。这可能与巨噬细胞表型改变(如LYVE1+巨噬细胞数量变化)相关。证据显示,6周龄开始间歇性饮食的小鼠斑块风险更高。
不同配方的高脂饲料效果各异。例如,美迪森公司的MD12015(乳脂)和MD12017(可可脂)饲料被用于诱导AS,但具体机制可能因脂肪来源不同而异。普路腾公司的高脂饲料可显著升高LDL-C,而甘油三酯(TG)可能因胆固醇抑制肝脏合成而下降。
需注意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U型关系":过高HDL-C可能反而促进AS。
诱导周期:通常需12周以上高脂饮食以稳定斑块。例如,AAV-PCSK9联合高脂饮食可在12周内诱导纤维粥样硬化斑块。
干预时间:早期干预(如6周龄)更易诱导严重病变。而延迟干预(如22周龄)则斑块较小。
基因编辑与病毒载体:如AAV-PCSK9注射可快速升高胆固醇,配合高脂饮食缩短建模周期。RAGEHepKO小鼠在高脂饮食下斑块减少,提示特定基因通路的作用。
药物或天然产物干预:例如,EGCG抑制TLR4通路可减少斑块面积,SMU-CX24通过调节炎症降低血脂和斑块。
饮食模式选择:间歇性饮食加速AS,但多数研究仍采用持续性饮食,需根据研究目的权衡。
基因型差异:ApoE-/-与Ldlr KO小鼠的代谢反应不同,需针对性选择模型。
饲料标准化:不同配方导致血脂变化差异,需统一标准以确保结果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