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

  • 201711-10
    低血糖疾病动物模型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静脉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氧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低血糖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临床上反复发生空腹低血糖症提示有器质性疾病;餐后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症,多见于功能性疾病。1.空腹低血糖症(1)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常见的有胰岛素瘤、自...

  • 201711-3
    SCTM:发现一种新的干细胞来源---骨膜组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常规的髋关节置换术(hipreplacementsurgery)期间通常丢弃的骨膜组织富含成体干细胞,有望提供一种用于再生医学的干细胞新来源。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在StemCellsTranslationalMedicine期刊上,标题为“Arthriticperiostealtissuefromjointreplacementsurgery:anovel,autologoussourceofstemcells”。鉴于每年有上万人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

  • 201710-25
    慢阻肺疾病研究实验动物模型解读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慢阻肺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对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所致的肺部异常炎症反应。虽然慢阻肺直接累及肺,但也可引起显著的全身效应。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当患者有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症状和(或)疾病危险因素接触史时,应考虑慢阻肺。慢性咳嗽、咳痰常先于气流受限许多年存在,但不是具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都会发展为慢阻肺。要明确诊断慢阻肺,则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慢阻肺病死率高;伴有气促、咳痰、喘息并反复加重;不...

  • 201710-25
    小鼠干细胞的新突破

    英国研究团队在近日《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借助一种全新方法,利用小鼠发育初期的4—8个细胞胚胎,培育出了一种干细胞系——扩展潜能干细胞(EPSCs)。新细胞不仅能发育成类型的细胞,且发育潜力超过胚胎干细胞等,对人类的再生医学意义重大,有望为研究治疗流产和发育紊乱问题开辟新方向。目前得到的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只能发育成某些特定的细胞谱系。为了发现新型干细胞用于再生医学等领域,剑桥大学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刘澎涛博士领导的团队,发明了一种从发育初阶段开始培育干细胞的新...

  • 201710-25
    Elisa试剂盒样品加样技巧

    ELSIA试剂盒在生产进程中,不一样批次的试剂的质量,一致十分艰难,ELISA试剂盒乃至经过批查验项目和成果也不一样,因而挑选和订货试剂长批次,并小鼠ELISA试剂盒保留条件。严格执行本规范可以防止因试剂批号变化与质量控制系统和杂乱的进程,从头评估试剂从头树立,并能成果的稳定性;有效期短,运用率低的试剂,应小包装,包装,可每次都是采纳,以防止重复冻融损坏试剂引起的。在ELSIA试剂盒的运用进程中常见疑问有许多如,加样器不确;特别10ul以下的加样器,对成果影响;保温设备不良;...

  • 201710-20
    高血压疾病动物实验研究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

  • 201710-20
    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动物实验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病变常累及大中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模型构建方式常...

  • 201710-13
    科研中的miRNA研究方法总结

    科研中的miRNA研究方法总结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在22nt左右的内源非编码小RNA,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病毒等多种有机体中。1993年,Lee等人在秀丽新小杆线虫(C.elegans)中发现了控制着线虫时序性发育的lin-4。2000年,Reinhart等发现了另一个具有转录后调节功能的小分子RNA:let-7。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许多研究人员相继发现了这类RNA,并将这些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命名为microRNA(miRNA)。从长的...

共 314 条记录,当前 33 / 40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