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产品中心心血管相关疾病研究心肌缺血研究小鼠缺血性心脏病动物模型

小鼠缺血性心脏病动物模型

产品简介

小鼠缺血性心脏病动物模型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用于模拟人类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工具。以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为例,通常选用C57BL/6J雄性小鼠,体重22g±2g、周龄8周、动物等级为SPF级。

产品型号:
更新时间:2025-04-29
厂商性质:代理商
访问量:2252
详细介绍在线留言
品牌其他品牌

一、小鼠缺血性心脏病动物模型常用构建方法

  1. 冠状动脉结扎法

    • 左前降支(LAD)结扎:通过开胸手术暴露心脏,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以模拟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此方法可定量控制梗死范围(如40%-45%左心室面积)

    • 改良技术:部分研究保留心包完整性以避免心包液流失,从而更贴近生理状态

  2. 缺血再灌注(I/R)模型

    • 开放胸腔法:结扎LAD一定时间(如30分钟)后解除结扎实现再灌注,模拟临床溶栓或介入治疗后的再灌注损伤

    • 微创法:减少手术创伤,适用于长期研究

  3. 遗传修饰模型

    • 通过基因敲除(如瘦素受体缺陷的db/db小鼠)或转基因技术构建模型,用于研究代谢异常(如糖尿病)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联

  4. 药物诱导与细胞消融

    • 使用阿霉素等药物诱导心肌坏死,或通过基因技术靶向消融特定心肌细胞(如细胞消融模型)

  5. 新生小鼠模型

    • 在出生后早期结扎LAD或诱导缺血再灌注,研究心肌再生机制。例如,注射N-乙酰半胱氨酸(NAC)可延长心脏再生窗口


二、小鼠缺血性心脏病动物模型模型评价方法

  1. 功能评估

    • 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扩张等心功能指标

    • 磁共振成像(MRI) :精确评估心肌梗死面积和心室重构

    • 电生理研究:记录心电图(ECG)和心率变异性,分析心律失常风险

  2. 组织学与分子分析

    • TTC染色:定量心肌梗死面积和缺血风险区域

    • 病理切片:HE、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

    • 信号通路研究:如Wnt、mTOR通路在心肌修复中的作用

  3. 基因与分子干预

    • miRNA(如miR-125b-5p、miR-590/miR-199a)通过调控凋亡基因或促进心肌细胞增殖改善心脏功能


三、应用领域

  1. 基础机制研究

    • 心肌缺血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纤维化及再生机制

    • 再灌注损伤中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

  2. 药物筛选与治疗策略

    • 测试新型药物(如间充质干细胞疗法、miRNA制剂)对心肌修复的疗效

    • 评估基因治疗(如FrzA基因转导)对心肌保护的潜在作用

  3. 临床转化研究

    • 结合大动物模型(如猪)验证小鼠研究结果的临床适用性


四、优缺点分析

  • 优点

    • 小鼠成本低、易于遗传操作,适合高通量研究

    • 冠脉侧支循环少,梗死重复性好,病理过程与人类接近

  • 缺点

    • 手术难度高,死亡率较高(需呼吸机辅助)

    • 高脂饮食难以诱导动脉粥样硬化,需依赖基因修饰


五、技术改进方向

  1. 手术优化:采用闭胸微创法减少创伤,提高存活率

  2. 多模态评价:结合超声、MRI和电生理技术全面评估心脏功能

  3. 跨物种验证:通过小型猪等大动物模型验证小鼠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


在线留言

留言框

  • 产品:

  • 您的单位: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常用邮箱:

  • 省份:

  • 详细地址:

  • 补充说明:

  • 验证码:

    请输入计算结果(填写阿拉伯数字),如:三加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