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大鼠线栓法引起心肌缺血模型

大鼠线栓法引起心肌缺血模型

更新时间:2018-07-19点击次数:1843

大鼠线栓法引起心肌缺血模型

(1)复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体重300~400g。导线:直径0.36mm,试验中可重复使用,为便于操作,可将导线缩短为30cm。灌注导管缩短为20cm,作为心导管引起心肌梗死。动物按50mg/kg的剂量经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麻醉。插管前给予预防剂量的利多卡因(2mg/kg,ip)和肝素(200U/kg,sc),以减小室颤和血栓的形成。动物仰卧固定,颈部正中切口。分离右侧颈总动脉,结扎远端。A24号皮下注射针,穿刺入颈总动脉,成功的穿刺标准是:动脉血从内部的针中流出,当内部的针移开后,外层的套管可以慢慢地进入颈动脉。暴露的颈动脉用丝线结扎套管,防止血液流出。心导管(带有j形)通过套管在荧光指引下经升主动脉进入左冠状动脉,导线轻轻的附在左冠状动脉的根部,导线逆时针旋转进入左冠状动脉(LCA)。导线在右冠状动脉根部顺时针旋转,进入右冠状动脉(RCA)。一旦导线进入冠状动脉,导线慢慢前进,直到动物心电图表现为ST段升高。本试验的动物体重较大,使冠状动脉的粗细和导线的外径相当。因此导线进入冠状动脉几个毫米就可以阻断下游的血液供应,形成透壁心肌缺血。导线在冠脉阻断60s后移走。试验后,外套管取下,颈动脉伤口封闭后,缝合皮肤切口。短暂的心肌缺血在右和左冠脉均出现。当导线进入LCA后,ST段在V1~V6均明显上升,表明左室为透壁性心肌缺血。进入RCA后在Ⅱ、Ⅱ、aVf、V1和V2出现 S—T段抬高。

(2)模型特点  在小型的插管技术上建立了瞬时性的心肌缺血模型,替代了开胸手术,这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手术并发症比如气胸,感染,减小了动物的死亡率,但模型的难度较开胸法明显加大,实验设备要求高。

(3)比较医学  用大鼠线栓法造心肌梗死模型,可以在小动物上制造比冠脉结扎创伤性小的瞬时性心肌缺血。其次此模型可以在动物上同一冠脉区域反复制造不损伤血管的一致性很强的缺血模型。后此导线引起的缺血模型还可以改良为不可逆的心肌梗死模型(通过导管在冠脉中打入血栓素,形成血栓将血管堵塞)。对血管的损伤较小,可以模拟人反复多次形成心肌缺血后又恢复的过程。